走读还是住校?孩子上了 初中,每个家长都会面临这个问题。下面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这三个学段谈一下孩子走读还是住校的问题。
小学走读还是住校
对于小学生是否住校这个问题,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,就是不住校。
因为孩子小,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期,有了父母的陪伴,孩子有安全感,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。
如果此时父母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,实际上就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出去了,这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。
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,缺少家庭的温暖,成长的基本条件就缺失了。
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的作者尹建莉曾在一次访谈中,谈到她女儿住宿的问题,她说她女儿十岁上初中时住校,当时她对住宿制的问题了解的不清楚,虽然也犹豫了一下是否让孩子住宿,但是当时外部的条件是住宿更好一些,所以,她选择了让孩子住宿。孩子一星期回家一次,住了三年。这件事一直是她心中的痛。
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、温暖的陪伴真的很重要。
但是如果家长氛围不好,孩子一回家父母就给压力、打骂,那么不如住校。
有的父母为了孩子,外出打工,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身边,爷爷奶奶天天接送孩子不方便,或者不会辅导作业,家长就选择了让孩子上寄宿学校。
有的父母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,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学校,学校离家远,孩子也得住校。
小小年纪缺乏父母的陪伴,还要独自面对各种困难,独自承受,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正常长大。
我们都见过或者听说过,孩子上寄宿小学,哭着不愿意去的事情。
我一个朋友,她说工作忙,儿子小学上了寄宿学校,孩子每周回家都哭着不愿意去学校,说在学校做噩梦,她听了很心疼,知道是孩子害怕,没有安全感,后来她为了孩子,换了工作,把孩子接到离家近的学校,中午不接孩子,晚上接回家。至今谈起让孩子住校的问题时,她是坚决反对的。
她说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,遇到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地帮助和引导,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影响。
初中走读还是住校
小学不住校是常态,但是孩子上了初中后,很多学校都有住校和走读两种情况让家长选择。
所以,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这个选择的问题。但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,三观不稳定,容易受到不良影响。
对于中学生来说,走读的好处是不容易受到坏习惯影响,可以拥有独立稳定的学习环境,而且还能有家人的照顾。住校的好处是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社交能力。
但是我觉得是否住校,还要看客观条件,离家远,父母忙,可以让孩子住校。
离家近,要看孩子的主观条件,如果孩子自律性不强,小学时一直在家,家庭学习氛围不好,父母管理不严,6年了孩子也没有养成学习好习惯,喜欢玩手机,那么我认为可以果断让孩子住校。
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,邻居男孩,小学学习成绩一般,邻居大姐总是说自己孩子很聪明,就是贪玩,喜欢玩手机,每天放学都要玩一会儿手机,如果把手机收了,孩子就看电视。
说孩子,孩子也不听。孩子上初中时,大姐想青春期孩子叛逆更不好管,就让孩子住校了,学校管理严格,孩子在校没有手机,也不想着玩手机了,把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,成绩很好。
邻居大姐说,孩子在校一周不玩手机、不看电视,周末写完作业她就让孩子玩1个小时,孩子也很知足。
如果孩子小学时已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,初中走读就行,晚上回家可以多学习一会儿。还有的孩子在学校吃不惯饭,晚上回家再加一顿晚餐。
高中走读还是住校
我认为到高中阶段另当别论,走读住校区别不大,根据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。
因为到高中阶段比较特殊,像我们县城,周边乡镇的离家很远来上学,都是要住校的。学校也建议都住校,但是有的孩子离家近,就选择了走读。一个班级中走读的学生很少。
并且高中阶段,孩子过了初中叛逆期,真正长大了,也都知道学习是干啥的了,走读在家孩子一般也不会偷偷玩手机、看杂书,知道学习了。住校孩子休息好,白天精力好,学习效率高。
大城市也有的家长,为了让孩子走读,在学校附近租房子,也可以理解。高中阶段在学习上,大多数家长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,家长要做的就是保证好孩子的后勤。小县城离家远的孩子基本都住校了,也很正常,孩子大了,自己在校完全能照顾好自己。
但是,如果孩子学习上压力大,不能自我排解情绪,内心不太强大,建议走读,家长做好后勤,保证好孩子的健康,陪孩子说说话,呵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。
有人会说,孩子走读,可以回家多学习一会儿,想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。住校生晚自习之后,洗漱完毕学校就关灯睡觉了。但是,我们要知道学习更多的是拼效率,而不是拼谁学的时间长。
结语
走读还是住校,一般偏向走读的人多,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陪读的家长,孩子去哪上学,家长就在哪里租房住,但是孩子能否考上好大学,和孩子走读还是住校关系真的不大。
我周围的情况是这样的,小学基本都是走读,初中高中离家近的少数孩子走读,其余都是住校。
你身边走读的孩子多还是住校的孩子多?你认为走读还是住校对高考影响大吗?
关于走读和住校,你有什么亲身体会,欢迎评论区一起谈论,给需要的朋友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