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PLUS大本营不是从珠城搬到长隆万博了嘛,于是好几个同事“候鸟搬迁”,也准备搬到公司附近。
某天中午,美编吴彦祖和视频彭于晏不午休,顶着大太阳去附近看房。
我跟着他们看完一家打算回去了,两人心血来潮想着顺路看看华南八大金刚之一,直接APP上联系了周边的中介。
中介说取个钥匙马上就到,结果我们等了超15分钟,中介才骑着电鸡姗姗来迟。
要我说,这附近住宅密集,线下的中介门店应该很多才对啊,怎么拿几串钥匙用时这么久?!
为了验证,我哐哐拉取了好几个新兴热门板块数据对比,事不宜迟,赶紧跟着我们来看看。
新兴热门板块
中介门店数最多的是…
某种程度上,中介店面密集度反映了板块的交投活跃度,如一二手房交易、租赁热度等。
数据显示,广州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中介品牌大概15家。
截至2025年3月末,门店数量超1000家的仅德佑,过百家的则有住商不动产、裕丰地产、乐远、置家地产、链家等,其中乐远净增长量高达115家。(来源: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)
我们对其中门店较多的品牌展开了板块统计,发现部分热门板块的中介门店配置多少有些出乎意料。
就品牌而言,在热门板块布局前5的中介机构分别是德佑、住商不动产、置家地产、链家、裕丰地产。
板块上,长隆万博是中介门店数量是本轮最多的,主要以德佑、住商不动产和置家地产为主。
数量相当的有白云新城、科学城、新塘三个板块,广钢和老黄埔则处于中游水平。
近来热度高的番禺广场和白鹅潭倒是挺让人意外的,零零散散只有几家品牌店面,与其他几个板块相差甚大。
只是一个参考
不完全等同于板块热度
其实从中介门店分布多少能看出板块的交投热度。
譬如长隆万博,商业、交通、教育等配套成熟,覆盖生活、工作、娱乐等一条龙。
中介门店更多汇聚于华南碧桂园和雅居乐花园周边,热门小区多,二手房交易和租赁都很活跃,需要第三方斡旋的情况多。
像耀胜新世界广场、长隆万博悦府、万博城等所在的汉溪长隆,多在售新盘、写字楼,以项目现场销售为主,中介门店相对少倒也正常。
反观番禺二手房活跃楼盘,上月成交量TOP2的祈福新邨、亚运城(来源: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),宜居宜室,但产业发展和配套方面仍有待增强,中介门店数量整体上不如长隆万博。
我在统计时意外发现,番禺中介门店密集度仅次于长隆万博的是桥南板块,即奥园广场附近,虽地铁出行不便,但因是配套成熟的老住宅区,活跃度很高。
像白云新城、科学城、新塘,交通便利、配套成熟,产业也持续发力中,区域范围大,一二手房源多,基本都是沿地铁分布。
不过也有例外——白鹅潭,板块高热度但中介门店数量很少。
这是因为板块正打造世界级滨水活力区和世界级地标商圈,高端住宅和相关配套进入兑现期,目前的买卖交易和租赁市场未成熟期,不太需要第三方中介。
当然,中介门店设置的影响因素不止交易热度,还有经营成本、周边配套等多方面的考量。
门店多或少并不完全代表着一个板块的交易热度高低,只能作为其中一个参考。
对于购房者或租住方而言,中介门店密集度是衡量板块居住烟火气的窗口之一,真正的价值判定,仍是在配套兑现力、产业成长性与居住舒适度间找到平衡,以满足自己最迫切的需求。
毕竟,楼市和租赁市场都没有绝对的“标准答案”,只有适合自己的“生活解”。